新闻中心

长春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正当时

来源:本站    时间:2020-07-10


1月,长光卫星一颗全球幅宽最大的亚米级光学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吉林一号”实现16颗卫星在轨运行,建成了国内目前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4月,进取空间5个涵盖新太空经济多个领域项目落位;5月,进取空间“云签约”4个应用领域项目;6月,长光卫星与华为合作,实现信息数字化转型……今年上半年,长春新区航空航天产业捷报频传,“现代工业之花”正在长春新区绚丽绽放。

新区主动作为积极推广,企业自主选择有序推进,多方合力之下,长春新区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呈现横向联合纵向发展的新趋势,航空航天正成为长春新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新路径。
长春新区内的“天”字型厂房,为何与众不同?
“这里集卫星研发、生产、检测、试验于一体。”楼内建设了KM6000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系统、1000m混响实验室、20吨振动台以及辐射定标系统等一批先进设备系统,具备年产30颗卫星、200架无人机能力。16颗卫星遨游浩瀚宇宙,“吉林一号”初露锋芒,实力不可小觑。作为长春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果担当”,它持续释放的无穷活力正成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近期,长光卫星与华为签约,共同就ICT基础设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卫星遥感数据及产品、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等领域进行合作,跨领域发展的“朋友圈”不断扩大。长光卫星建立了从卫星、无人机研发与生产到提供遥感信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吉林一号”卫星项目的上游,以长光宇航以及长光辰芯等为代表的200余家企业为“吉林一号”卫星配套生产所需的相机反射镜、卫星姿轨控部件、相机结构件、CMOS高性能图像传感器等关键核心部件;“吉林一号”卫星项目的下游,以吉林省林业厅、吉林大学、东北地理所以及吉林人保财险等为代表的30余家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近百家企业依托“吉林一号”卫星数据进行遥感信息开发。


产业链上游的长光宇航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在纤维复合材料研究方面处于国内垄断地位,参与“神州飞船”、“天宫一号”载人航天工程配套项目。“公司主要业务是复合材料的研发设计,重量轻、强度高的民用火箭整流罩和用于气象卫星等高空拍照设备的空间相机承力筒,在国内市场都处于领先地位。”长光宇航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介绍说。

同样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吉林全星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航空设备障碍灯是国际上第一家研发出通过国际民航组织(ICAO)检测的直升机场灯标,填补了国际空白。
产业链下游吉林进取空间科技公司小型运载火箭联合长光卫星研制和发射等工作,为完善新区航空航天产业链条添上重要一笔。4月,进取空间联合国内5家合作单位,签约5个项目,涵盖新太空经济多个领域。5月,在长春新区项目集中“云签约”活动中,进取空间再签4个项目。今年,进取空间将在原有传统业务卫星发射的基础上,重磅打造国内首家太空即时往返平台,有效利用三个自有“自有火箭、自有发射场、自选发射时间”的优势,充分利用太空具备的辐射、高真空、微重力、大温差等特点开展太空育种、航天医学、微生物太空实验、太空新材料实验等一系列的太空经济活动。进取空间“三个自有”独一无二,依托火箭的生产制造,长光卫星与进取空间实现星箭一体化的有效结合,在开发低轨互联网、卫星数据抓取等方面降低了整体成本,为商业航天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支撑性产业,新区航空航天正从规划实施进入攻坚爆发阶段,以长光卫星、进取空间小火箭等为支撑,做大做强航天信息、通用航空领域,持续推动无人机、航空材料等新兴产业;从招商的强链、补链,促进航空航天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上下游集聚,促进航空航天相关企事业间协同合作,以扩大“朋友圈”做强产业生态圈,新区航空航天产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不断显现。

立足当前,擎画长远。长春新区正在谋划着航空航天产业的高质量崛起。